12月的滬城雖已入冬,但在青浦區匯濱路1599號的三樓,由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海洋局)工會、上海市水利管理處以及上海市水利工程協會聯合開展的“2020年河湖管理養護行業遠程檢測技術應用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曉濤、市水利工程協會會長沈依云等領導作為評選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本次評選活動共有9家公司入圍參與,來自這9家企業的同行向領導展示了各家對于河湖管理養護的理解和獨到的遠程監測技術后,經過各與會領導的熱烈討論,最后上海普適導航榮獲本次評選一等獎。
水,乃興國安邦之本。水域問題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則一城一鎮的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都將受到嚴重的威脅。一直以來,普適導航都致力于探索多維度的監測技術在河湖管理行業的融合應用,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和不懈的努力,我們創建了“空-天-地-水”立體長效化智能監管體系。
基于AI技術,我們創建了以大數據為驅動的河道全要素感知分析大腦,配合監管云平臺,智能化調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高分遙感衛星,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水域問題,為精準排查提供區域性指導。借助無人機搭載的視頻攝像機,在指定區域對水質進行定量分析,最后派出無人艇對鎖定區域進行深入觀測、快速排查出問題嚴重區域和排污口的具體位置。
在以上環節中,導航和遙感系統為確定區域提供了依據,無人機和無人艇搭載的高精度傳感器可實時將收集到的數據反饋到監管云平臺,自動生成監察數據報告,為做出整改決策等,從而對河湖問題實現“發現-上報-移送-處置-確認”的閉環流轉,為節省人力物力,徹底改變了對“電話-人工”的高度依賴,實現了信息化管人、流程化管事、智能化管河的新型河湖管理模式。
目前,普適導航的“空-天-地-水”一體化河湖遠程監管系統已在青浦、浦東、閔行、張家港等地推廣實施,在獲取用戶高度滿意的同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綠水青山人常在,游魚拂柳總長存。未來,普適導航將進一步完善立體化監管系統,努力創新監管設備和流程,為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
Recommended news